《将进酒》,李白能坐稳“诗仙”这个位置么?
&esp;&esp;李文正主席不知道。
&esp;&esp;冯家华教授也不敢发言。
&esp;&esp;他们都拿不准!
&esp;&esp;事实上,不管是诗仙李白,还是这首《将进酒》,都已经超出了他们自身认知下的评价范围。
&esp;&esp;见没人回应,曹老先生也不在乎,又笑了笑,“我知道,大家对诗仙这个称号,还是留有疑问。不过,你们可以再看看这第三个节选。”
&esp;&esp;“我相信,看了这第三首诗之后,你们应该就明白什么才叫‘诗中之仙’了。”
&esp;&esp;曹老先生看的比较快,刚才的时候,他已经将第三首诗看完了。
&esp;&esp;众人也都连忙低头看去——
&esp;&esp;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!
&esp;&esp; 仙气浩渺!
&esp;&esp;叶落一共给了三篇节选,字数不是很多,内容也并不连贯。
&esp;&esp;但说起来,这首诗给李文正等人的触动并不大。
&esp;&esp;真正让他们动容的,是第二篇节选当中的《将进酒》。
&esp;&esp;这首诗,写于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,官场上的失意,让李白心里很不舒服。不过,潇洒如他,面对这样的结果,并不像是其他人那般唉声叹气。反而是愤恨之下,写出了“天生我才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的句子,其中蕴含的豪迈、自信,给李文正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强烈了。
&esp;&esp;说实话,读完《将进酒》之后,他们这些人心中都是久久的不能平静。
&esp;&esp;而紧接着,大伙儿又读到了第三篇节选当中的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。
&esp;&esp;这首诗的写作背景,叶落介绍的也很详细。
&esp;&esp;天宝三年,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,便返回了山东的家园。之后,他再度踏上了浏览河山的旅程。这首诗,便是他写于即将离开山东,前往吴越之时所做。
&esp;&esp;《将进酒》写于天宝十一年年,而这首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则是在此之前,写于天宝五年。
&esp;&esp;在时间上来看,叶落应该把这首诗放在《将进酒》之前。但在叶落传来的文件当中,这三首诗的顺序就是如此安置的。
&esp;&esp;也许是他疏忽了。
&esp;&esp;但更有可能的是,是他故意这样放的。
&esp;&esp;在他给古文协会看的这些节选当中,并没有任何关于李白在京城中的事迹。
&esp;&esp;甚至,连李白是如何踏入仕途的,他也没有透露。
&esp;&esp;而只是在只言片语当中,提及了李白因才华出众,而被皇帝特招,最终又在天宝三年的时候,被赐金放还,从此李白便离开了官场。
&esp;&esp;其实,如果叶落真的想让李文正他们知道“诗仙”这个称号的来源他更应该写的是《蜀道难》这首诗。因为,“谪仙人”这个词,就是贺知章在读了李白这首《蜀道难》之后,给出的评价。自此之后,诗仙之名便渐渐流传起来。
&esp;&esp;但是,叶落并没有这样做。
&esp;&esp;一来,这三首诗只是打前阵的而已。二来他也想让众人从诗词本身当中,去慢慢品味“诗仙”这一词的含义。
&esp;&esp;对于这本书,不仅文坛与粉丝们格外重视,就连叶落本人,也是如此。
&esp;&esp;当然,此时李文正他们并不知道叶落的想法。
&esp;&esp;在看过前面的小说情节之后,大伙也明白了此时李白的处境。
&esp;&esp;虽然政治上备受打击,但李白始终是一个浪漫洒脱的人,他不愿意在东鲁的家中安养,而是选择再次踏上旅途。所以,这首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,又叫《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》。
&esp;&esp;这是一首梦游记,也是一首游仙诗,更可以看作是一首离别诗。
&esp;&esp;众人都打起了精神,这样有着多个主题的诗,他们读过的不多。
&esp;&esp;“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。”
&esp;&esp;“越人语天姥,云霞明灭或可睹。”
&esp;&esp;瀛洲。
&esp;&esp;天姥山。
&esp;&esp;这两个地名,大家都知道。
&esp;&esp;但是,接下来关于天姥山的形容,却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&esp;